本文为您提供在线康熙字典底包含的内容,底字在康熙字典中怎么读,底字的意思和释义,底字的五行属性,底字的笔画笔顺,底字的说文解字等。底字其他在线字典查询:底新华字典,底康熙字典,底中华字典,底國語詞典,底汉语字典。
【底】怎么读
汉字 | 底 | 拼音 | dǐ、de |
---|---|---|---|
部首 | 广 | 笔画 | 8 |
五笔 | YQAY | 五行 | 火 |
繁体 | 底 | 怎么读 | 跟我读 跟我读 |
统一编码 | 基本区 U+5E95 | 字形分析 | 半包围结构 |
仓颉编码 | ihpm | 郑码编码 | tgrs |
四角编码 | 242 | 笔顺编码 | 41335154 |
【底】笔顺笔画
1、底字的笔顺编码是:41335154。
2、底字的部首是广,底字的结构为:半包围结构,底字笔划顺序是:点、横、撇、撇、竖提、横、斜钩、点。
3、底的笔画动图顺序如下:
4、底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为:【寅集下】【广】底·康熙筆画:8 ·部外筆画:5。
【底】基本解释
1.最下面的部分:底层。底座。底下(a.下面;b.以后)。海底。底肥。
2.末了:年底。月底。到底。
3.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:刨根问底。底蕴。底稿。底版。
4.图案的基层:白底蓝花的瓶子。
5.何,什么:底事伤感。
6.古同“抵”,达到。
同“的”。
【底】网络解释
底表示最下面的部分、图案的基层,或者末了,也可引申表示根基,基础,留作根据,又同“抵”,达到之意,另在古白话中也表示领属关系,义同“的”。
【底】康熙字典
【唐韻】都禮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典禮切,音邸。【說文】山居也。
又【說文】下也。
又【玉篇】止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底,待也。【註】止也。【疏】底者,在物之下,是亦止也。
又【玉篇】滯也。【左傳·昭元年】勿使有所壅閉湫底。【註】底,滯也。【晉語】戾久將底,底箸滯淫。
又【增韻】器臀也。【詩·大雅】于橐于囊。【箋】無底曰橐。有底曰囊。
又文書槀曰底。【春明退朝錄】公家文書稿,中書謂之草,樞密院謂之底,三司謂之檢。祕府有梁朝宣底二卷,卽貞明中崇政院書也。
又凡供役使者曰小底。【晉公談錄】皇城使劉承規,在太祖朝爲黃門小底。
又設疑之辭。【匡謬正俗】俗謂何物爲底。此本言何等物,後省何,直云等物耳。應璩詩云:用等謂才學,言用何等才學也。去何言等,其言已舊,今人不詳根本,乃作底字,非也。唐人詩多用底字。【杜甫·寄王陶二少尹詩】文章差底病。【韓愈·曲江寄白舍人詩】有底忙時不肯來。
又與厎通。【韻會】厎,通作底。【詩·小雅】靡所底止。【傳】底,至也。
又與砥通。【前漢·枚乗傳】磨礱底厲。【註】底,柔石也。
又叶都木切,音啄。【郭璞·東海外大壑讚】寫溢洞穴,暵昏龍燭。爰有天壑,號爲無底。
【底】说文解字
《说文解字》:【卷九】【广】。
『說文解字』
山居也。一曰下也。从广氐聲。都礼切
『說文解字注』
(底)山凥也。凥各本譌作居。今正。山當作止。字之誤也。字从广、故曰止凥。玉篇曰。底、止也、下也。廣韵曰。底、下也、止也。皆本說文。釋詁曰。底、止也。又曰。底、止、徯、待也。晉語。戾久將底。注曰。底、止也。左傳昭元年。勿使有所壅閉湫底。服注。底、止也。杜注。底、滯也。楚語。夫民氣縱則底。底則滯。注曰。底、箸也。按底訓止、與厂部厎訓柔石、引伸之訓致也、至也迥別。俗書多亂之。小雅。伊于胡厎。箋云。厎、至也。俗本多作胡底。一曰下也。下爲底。上爲葢。今俗語如是。與前一義相足。高唐賦曰。不見其底。虛聞松聲。列子。無底之谷。名曰歸墟。从广。氐聲。都禮切。十五部。按釋詁。替戾底厎尼定曷遏止也。釋文及唐石經不誤。郭注。厎義見詩傳。謂靡所厎止。伊于胡厎。傳曰。厎、至也。郭又引國語。戾久將底。此爲底字作注也。釋文底音丁禮反。厎音之視反。今薺旨二韵區別亦如是。
【底】文言文
①<名>底部;底面。《小石潭记》:“全石以为底。”
②<名>里面;下面。白居易《琵琶行》:“间关莺语花底当滑,幽咽泉流冰下难。”
③<名>原稿;草稿。如“底本”。
④<名>末尾;尽头。如“年底”。
⑤<动>到;到达。《列子?天瑞》:“底春披裘。”
⑥<动>停滞。柳宗元《天说》:“人之血气败逆壅底。”
⑦<代>何;什么。《乐府诗集?秋歌》:“寒衣尚未了,郎唤侬底为?”
⑧<助>相当于“的”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